9月开学季,同学们即将踏入高校大门开启全新的学习之旅,上好“开学第一课”尤为重要。与此同时,9月也是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对刚迈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来说,在开学第一课中,必要的金融知识教育不可或缺。在中原消费金融看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对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对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更应从自身做起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回顾近年来让大学生深受其害的诈骗套路,中原消费金融发现,非法校园贷可以说是首当其冲。“手续简单,流程快!”“无需利息!无需抵押!马上到账!”“专为学生解决资金问题!分期付,分期还,期限长!”……非法校园贷常常打着类似的旗号,精准围猎急需用钱的大学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这些极具诱惑力的“馅饼”,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避免“馅饼”变“陷阱”。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涌现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了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带来了安全隐患。非法“校园贷”顾名思义,是指不法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的陷阱,然后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催收贷款,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活动。其中,无论是“毕业贷”“颜值贷”还是“培训贷”,再翻新的花样也掩盖不了其非法校园贷的本质。 从以上定义中不难看出,非法“校园贷”往往具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不设门槛,手续便捷,只要求提供身份证件或读取手机通讯录信息即可发放贷款,这种便捷的贷款方式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时产生了侥幸心理。二是欺骗诱导,暴力催收,一旦逾期,相关平台会不断骚扰大学生的家人、朋友,甚至引导其多头借贷,给借款人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让本应拥有光明前途的大学生陷入无尽黑暗。 近年来,诈骗分子更是变本加厉,以“注销校园贷”为名继续实施诈骗。针对有注册网贷平台账号或者有贷款记录的,骗子会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由于骗子能够准确说出对方的各项信息,甚至主动将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向学生展示,学生因此会放松警惕,进而将从网贷平台提现的借款全部转入骗子提供的名为“清查账户”,造成财产损失。 从诸多非法校园贷的真实案例来看,一味追求名牌、游戏装备升级、无节制地追星等超前消费是大学生被骗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中原消费金融呼吁广大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消费,合理借贷,克服虚荣、从众、攀比的心理,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规划生活支出,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其次,大学生也要积极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及时了解相关的法规政策,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最后,若确实有需要贷款,一定要和父母、老师沟通,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后,寻找正规渠道贷款。 青春不负债前行,远离非法“校园贷”。为提升学生群体金融素养和金融安全防范意识,使之能够有效辨别并自觉抵制校园贷、套路贷等非法借贷,防止非法金融活动危害校园,中原消费金融将持续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切实维护校园金融安全,传播金融正能量,筑牢安全防护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