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我在一所山村小学当老师,学校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打工,一年才返乡一次,有些打工地方远的,一年也回不了一次家,孩子只好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校长每次开会,都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们,一定要对学生们多些关爱,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要给予他们父母般的爱护和关心。 从当老师的那天起,老校长就告诉我,只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这么多年教师生涯,我一直按照这个要求自己。 那年七夕节,校长说,今天牛郎都把两个孩子放在箩筐里,用担子挑着去鹊桥和织女相聚团圆了,可我们的留守儿童却难以在这天和父母团聚,今天就别布置作业了,让他们好好玩一天。 刚要散会时,校长又说,这样吧,还得给他们留一项特殊的作业。爸爸妈妈在外面打工回不来,祖辈担起了父母的职责,替他们照顾孩子,非常辛苦,让学生们回家帮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干点活儿,对他们说声“辛苦了,谢谢”,这个作业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我把这项作业布置下去的时候,学生们一听没有书本作业,开心得不得了,还没下课呢,便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回家该干哪些活儿。有的说要给爷爷奶奶做顿饭,有的说要给外公外婆洗衣服……我嘱咐他们,除了帮大人干活儿外,别忘了语言上表示谢意,这是七夕节作业,必须认真完成,也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七夕节礼物。 下课,等学生们离校后,我便回家了。第二天一早,刚推开教室门,我就惊呆了,只见讲桌上摆着一瓶野花,黑板上写着:“老师,您辛苦了,谢谢!”顿时,我湿了眼睛,没想到学生们会等我离开学校后,再悄悄返回教室,送了我一份特殊的七夕节礼物。那一刻,我觉得孩子们长大了,很是欣慰。 那瓶野花和写在黑板上的字,一直激励着我做一名好老师,因为我知道师生情也是一种亲情,镶嵌着割舍不掉的牵挂和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