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红旗渠》在央视热播,收视飘红,引发观众和网友的强烈关注。 当下,扎实做剧,内容为王已经成为影视界的共识。“找准选题、讲好故事、拍出精品”是做好重大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基本方法。面对“红旗渠”这一选题,主创团队力图最大程度回到历史现场,重现那段火红岁月。 该剧编剧安阳作家郭亚平曾说:“两年多的创作时间里,我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几次去考察红旗渠的源头,以及青年洞、鹦鹉崖、桃园渡槽等一些红旗渠重要工程地,并拜访了红旗渠之父、林县红旗渠修建首倡者、原林县县委老书记杨贵,不止一次深入林县山区寻访那些上年纪的村民。”通过寻访,掌握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大量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这是剧本立起来的关键。 拍摄过程中,主创团队秉持还原真实的艺术追求,多次走访红旗渠博物馆,据制片人毛林波介绍,该剧基本全在林州太行山实景拍摄,工地、民房都是当年的真实场地,并通过历史影像资料和现在所拍影像相互穿插的艺术处理手段,用直观、全面、纪实的表达方法,重现当年感人事迹。《红旗渠》细节处理上也颇为用心,唯有真实,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也是《红旗渠》开播以来连获收视率第一、黄金时段市场占有率几度破10%的法宝所在。 主创团队大胆剪裁、优化故事结构,导演康宁说:“全剧以修渠为主线,以林捷为代表的县委班子和以石家为代表的林县老百姓两个不同角度,去推动主线的发展。把原本的故事用快节奏强情节的叙事方式呈现,也设置了一些不同声音的人物,增加一些戏剧冲突。”剧情开篇,以1959年林县大旱为背景,上、下疙瘩村村民为水在“龙王鼻子”起争执,通过亲人离世、娶亲未成、庄稼旱死、村民逃荒要饭等一个又一个矛盾冲突,串联起盼水、找水、引水这一贯穿始终的事件逻辑。中间既有大坝合龙、太岁山爆破、悬崖除险等重大时间节点,也有风土人情、恋爱纠纷、家庭矛盾等细节呈现,剧情清晰明快、节奏张弛有度,既关照宏大历史主题,又深描具体细节,全景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红旗渠》中塑造了一批典型人物,有以林捷为首的党员干部,以吴念祖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有以水生为代表的修渠百姓,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打破人们对英雄群体的刻板印象。如林捷作为修渠主导者和推动者,影片没有预设和拔高他的形象,剧中有他为取得上级领导支持“狡猾”和“耍赖”的一面,也有面对群众质疑纠结、挣扎的一面。早期他低估修渠的难度,对其“不完美”之处的展示,恰恰有助于塑造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英雄。 除了塑造典型人物,《红旗渠》也关照了小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塑造了桑红、孙士厚、顾大海、秀芳、晃悠等凡人群像,如行事莽撞的顾大海,有对妹妹秀芳温情的守护,也有和水生月下畅聊打开心扉的坦诚,故其被落石击中不幸遇难的情节,令人痛心疾首。《红旗渠》也浓墨重彩刻画了一批女性形象,如桑红、水莲、秀芳及林捷妻冯筱怡等,她们的果敢和坚韧,她们的眼泪和柔情,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女性追求独立、争取平权的时代图景,为修建红旗渠这一悲壮事业,涂上一抹暖色。 近年来,新主流影视剧发生巨大变化,《山海情》《觉醒时代》《跨过鸭绿江》《中流击水》《大决战》《绝密使命》《叛逆者》等多部作品,扎根党史革命史的深厚土壤,讲述从新文化运动到脱贫攻坚战中我党领导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形成新主流剧的叙事格局和美学特征,以宏大叙事美学赓续红色基因。 《红旗渠》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该剧以宏大叙事构筑的精神和信仰为筋骨,以微观镜头捕捉情感和生活为血肉,全剧散发着恢弘震撼、激动人心的史诗气质,展现了主旋律剧独特的美学气质。 如导演康宁所说,“我们的影片应该是丰满而多变化的,整部戏要有恢弘的气势、细腻的情感、朴实的人物,意写纵横,而就大部分句子而言,却温厚平缓,取火之木,穿石之水,无风皱起,小有微澜。”从而达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在题材上,该剧遵循主流叙事,弘扬家国情怀,浓墨重彩书写历史事件,同时借用大远景、航拍、俯拍等景别机位,高度还原红旗渠修建的艰苦历程。在结构裁剪上,该剧也顺应年轻观众对党史革命史青春化表达的呼声,利用蒙太奇剪辑及旧影像穿插,情节紧凑、高潮迭起。在拍摄手法上,《红旗渠》坚持写实和写意相结合,既注重历史质感和细节传达,又注重营造情景意境,如吴念祖的红围巾、巍峨不语的太行群山等,无不蕴含着一定的隐喻和象征。在情感表达上,该剧深挖人物经历蕴含的人文底色,如剧中林县县委书记林捷,不仅是有信念、重实干的党员干部,也是有情怀、讲情义的好兄弟,更是懂人情、知冷暖的好丈夫。全剧通过家国情、父子情、兄弟情、儿女情等多层次呈现,高浓度的情感叙事打通了历史阻隔,激荡无数观众穿越时空,感受信仰的力量。在精神传递上,《红旗渠》通过文学化、诗意化、审美化的艺术手段,将史、剧、诗三者融合,铺陈出红旗渠的光辉历史,描绘时代图景,呈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诗意情怀,用艺术的力量展现历久弥新的使命初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