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里的那个胡屠户,当女婿范进中举后,那份庸俗势利、刻薄凶暴、朴素善良,写满了成年人的世故。喜感里,展演了人性的真相。 范进考中了 “破秀才”,胡屠户拎着一副大肠和酒,“祝贺”“现世宝”“穷鬼”,倒是自己趁机饱餐了一顿;中了举人,他“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贺喜,怯怯地把喜极而疯的女婿“一个嘴巴打将去”,“贤婿老爷”给打醒了。过去的“不三不四”“尖嘴猴腮”,如今 “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呵呵,一人之口,两番景象,天壤之别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范进的后襟滚皱了许多,胡屠户竟“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得到范进分给的六两多贺银,大呼“姑老爷”,自己的宝贝儿子,竟成了“该死行瘟的”“死砍头短命的奴才”。 这种市井小民,似曾相识。“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如此世风,固然让人切齿,但那锅清煮猪大肠,肥而不腻,喷香可口,很有咬头,让人过齿不忘。要不,这胡屠户怎会吃喝一番,醉醺醺的,直到日西时分,才“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 显然,胡屠户的世界里,不仅有世故,还有大肠。嫌贫爱富的人,都有自己的鄙视链:能吃饱饭的,看不上做苦力、过更穷日子的人。毕竟,他的心肠不错,不忘招呼亲家和女儿也来上桌,让“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的范进家人打下牙祭,感动得母子两个千恩万谢。是呀,不沾油腥遇到软滑肥香,不千恩万谢才怪呢! 也是,清煮大肠我没吃过,但一遇到罗山大肠汤,总放不下筷子。处理干净的大肠,焖煮至八成熟,捞出切丝,另换滚水,加入八角、香叶、桂皮等调料,文火慢炖。绵软时,加入猪血块儿和豆腐块儿继续炖煮,浇上一勺辣椒油,装盆后,撒上荆芥或青蒜苗,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三尺。连一向寡淡的水豆腐,蘸到大肠的汤汁,也鲜香适口。勺筷互动之间,早已大汗淋淋,过瘾,不过如此! 刻薄的胡屠户,并非什么时候都不忘捞上一把。贪小利者,才是刻薄之极,“夺泥燕口,削铁针头”“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物欲强的刻薄之人,总能在熟视无睹的地方,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对任何可能捞上一把的,绝不放过。人欲强的,自以为遭遇冒犯,常常用挑剔的眼光、审视的态度、怪戾的言语,贬损他人、抬高自己。这刻薄,是一种精神的蹂躏,大肠不过道具而已。 精神的蹂躏,容易被口福冲淡。比如大肠菜,臭名昭著的大肠蜕变为名垂千史的大肠菜,全凭九转功成。鲁菜有道名菜——九转大肠,下料狠,用料全,五味俱有,如道家“九炼金丹”一样精工细作、味美品高。洗净的猪大肠,灌入砂仁、肉桂、豆蔻等名贵中药,大葱、大姜、大蒜以及料酒、清汤、香油等腌透;先煮、再炸、后烧,反复出勺入锅,直到烧煨熟透;甜、酸、苦、辣、咸兼有,加上芫荽,增添清香,入盘红润透亮,叠分有序,吃起来软嫩不腻,柔韧异常,鲜香适口。 重口味的轻贱食材,很难登上大雅之堂。其实,一旦经历了千转百回,化腐朽为神奇,迁味名贵,必然成就杰作。现在想来,这范进如九转大肠,又怎能不让市井的老丈人刮目相看呢?这一点,没读多少书的胡屠户不明白,他的刻薄,不妨多些理解。 嫌贫爱富、趋利避害、功利现实,是人性,是人的隐秘心思。但人性的磨砺,在多次挣扎中嬗变。庄子说的,“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那是神仙,赶不上。人有千面,心有千变,同为市井凡俗人,没了真性,比下胡屠户,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只是,这大肠菜,真的好吃,即使年事已高,有所忌惮,但总会不自觉夹上两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