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朋友推荐当地拍摄的电影《突破口》,希望我看一看。这一看,看出了惊奇和惊喜。 电影《突破口》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邓州(当时名叫邓县)的真实故事。 1948年1月9日,解放军抵达邓县外围,经过4天4夜堑壕作业,靠近护城河边。邓县守军司令是国民党少将丁叔恒,他的守军辖有12个民团,共13000多人。县城有内外城墙,还有6丈宽、一丈多深的护城河环绕周围,布有地雷和碉堡,防御工事坚固。“城高水深有援军”,是攻城最大障碍。要想攻下邓县县城,必须寻找突破口,必须破闸放掉护城河中的水。护城河水闸位于县城东北角,水下设有铁丝网,岸上布有碉堡。从哪儿寻找突破口呢? 解放军战士郭文庚曾是丁叔恒的学生,他主动请缨,扮成商人混进城内。他先到双忠中学,见到了7年未见的未婚妻吴敏熙。吴敏熙是丁叔恒的干女儿。郭文庚利用这一特殊身份,秘密打探敌人的城防部署。丁叔恒闻听郭文庚回邓县,出于本能,对其身份和经历充满怀疑。他表面上成全一对新人,给郭文庚和吴敏熙举办婚礼,暗中命令副官王世祥监视郭文庚。 郭文庚想尽办法寻找城防图,王世祥突然将他抓捕。王世祥将郭文庚带到丁叔恒面前,指证他是共产党。郭文庚沉着应对,极力规劝丁叔恒迷途知返。丁叔恒的夫人也劝解丁叔恒放下屠刀。 丁叔恒不听劝,让人搜查郭文庚行李,找到民团兵力布防情报。郭文庚被关押,吴敏熙找丁叔恒求情。副官开枪打伤了吴敏熙,吴敏熙死在了郭文庚的怀里。 郭文庚在地下党的配合下,成功杀出丁家大院。按照郭文庚的情报,我解放军指战员迅速制定作战计划,最终以大东门近旁为突破口,于1948年1月14日炸开水闸,护城河水滚滚流走。1月15日下午5时30分,发起总攻,至16日,我军以伤亡300人的代价歼敌6900余人,解放了邓县县城。 解放战争中期的1947年,处于襄阳和南阳之间的邓县是战略要地,是个“突破口”——打开邓县,便会盘活全局。 邓县,古称邓州。1913年,邓州改称邓县,1988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市)。邓州,自古是著名的战略和文化重镇。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就写作于此。 当年,范仲淹在此为知州,好友滕子京在南方岳阳担任同职。滕氏新修岳阳楼,嘱范仲淹“作文以记之”。范看着滕子京送来的画图,伴着想象伴着孤愤,写出名文。正常情况下,作家只有体验生活、亲自采访、亲身体验,才能写出真情妙文。这一名篇的诞生,对于文学创作是悖论,更是一次突破。 范仲淹选择的突破口,就在于人心,亦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共同的心声:为国服务,先人后己。正是有了这个思想上的突破口,加上精准艺术表现,成就了此文的千古不朽。 《突破口》这部片子,题材只具有地方性,不具备全国性。但编剧的重点不是再现战争的激烈过程,而是表现战争背后制衡的微妙。邓州城防坚固,邓州守敌顽固,但攻破坚固和突破顽固的不仅是武力,更重要的是民心。 “众志成城”,众志是民心,民心坍塌,城防也就坍塌了。电影里,虽然丁叔恒很顽固,但其周围包括妻子和干女儿等人,都已倾向于光明,倾向于人民。更别说城内广大的人民,城外更广大的人民。这部电影,把突破口选准在这方面,是大突破。 一部精品电影的制作,不仅在主题选择上,同时也在表演艺术上,特别是细节塑造上。在这些方面,《突破口》也有不少突破口。 反面人物丁叔恒,影片并未将其“脸谱化”,而把他着力塑造成了血肉丰满真实的人。他是顽固的国民党军官,还是毕业于北大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亦军亦政,还兼任邓县双忠中学校长并担任英语课老师。影片一开头,是城防森严的场面,丁司令军容整肃地出场。当观众认为他将严厉部署城防军力时,他却说要去学校上英语课。身份的设定突破常规,让人物形象更丰富了。再比如吴敏熙牺牲的一幕,演员表演细腻到位,悲壮震撼。还有诸多战争场面,拍得很真实,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情。 这是一部优秀作品,有着诸多明显突破。最大的突破口,是选择在民心。民心所向,便是胜利所在,便是未来所在。是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民心,才是坚不可摧的城池。 一个地方,精心打造一部优秀影片,宣传了邓州的红色历史文化,彰显了新时代的邓州精神。从这个角度上说,当地的宣传文化工作,也找到了可喜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