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杏花满清明 □郭志刚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23-04-05 08:43:24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既是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郊游,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春秋时期,晋文公为悼念忠臣介子推,定这一天为寒食节。唐宋以后,人们普遍在寒食节这天祭拜扫墓,寄托对祖先亲人的哀思。后来清明节与寒食节合在一起,成了人们扫墓祭拜祖先的重要日子。

  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祀,它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人们不论再忙,离得再远,春节可以不回家,但清明节一定要回来,这是一种内在情感与责任的驱动。给老人扫墓,不光是“孝”的问题,还是慎终追远寻“根”。古代中国民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古时老百姓千方百计要生个儿子,是为了延续“香火”,赓续血脉。中国人心中,死者与生者有着大致相仿的生活情景,要遵守“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所以人们扫墓时要带齐各种祭祀物品,包括馒头、肉类、水果、纸钱等等。扫墓时,兄弟姐妹约好时间一起祭拜。烧完纸,大家一起吃饭喝酒,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成了最亲的人,有说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这是家族团结一心的象征。

  清明之时,“人间最美四月天”,万物欣欣向荣。除了扫墓,人们最喜爱的活动是“踏青”。有的到麦田里挖野菜,有的去爬山,有的去钓鱼。孩子们最喜欢放风筝。此时阳气上升,风力也最盛,清代高鼎有诗为证:“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们小时候,都是自己动手扎风筝,虽然不漂亮,但其乐无穷。清明时节还有插柳习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此时万物生发,柳树一插即活,可谓年年插柳,处处成荫。人们还赠柳、戴柳,寓意防扰辟邪、祈求好运。如今,人们编柳条、戴柳帽,传扬清明习俗,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时节,人们踏青郊游,也带动了市井的繁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写了清明时节北宋开封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清明还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清明时节,“春雨贵似油”。有民谚说“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好在这个季节雨水偏多,不过此时的雨往往是蒙蒙烟雨。

  清明还是文人雅士吟诗聚会的时节。古时文人清明时节喜欢玩“曲水流觞”的游戏。大家在举行祭祀仪式后,在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描写这个情景的,成为千古佳话。

  “春雨杏花满清明,追思犹怨水烟轻。”清明节的丰富内涵,每每撩动着人们的万般思绪。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