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献廷 踏平坎坷成大道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3-04-06 10:22:46 

  苏兆德

  3月29日,风和日丽。上午10点多钟,平舆县射桥镇省著名作家臧献廷先生从郑州回老家为先祖父母清明祭扫,他的女儿臧立禛开车带着他和爱人一同回老家。途经郭楼镇时,臧立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已经到郭楼了。这时我正好在郭楼办事,于是我们相约在郭楼集东侧农商行对面驻新公路南侧见面。

  

 

  臧献廷先生近照

  我提前到约定地点等候臧老。不到一刻钟,我看到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缓缓停靠在路边,臧立禛打开车前门,走下车来,向我打招呼:“苏叔你好!今天我和老爸老妈一块儿回老家射桥,正好路过这里。我爸特意给你带回几本他创作出版的著作,请你收下。”说罢,她从车前座里拿出一只小提包,里面装了四本书,即长篇小说《路》、《那时花开》、《甜到悲伤》和《屹立》。当时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只是连连称谢。这时,坐在后座里的臧老也打开车门,伸出双手热情的和我握手。我连忙上前握着臧老的手激动地说:“臧老,今天能见到你特别高兴,几次打电话听到您慈祥和蔼的声音,一直想见到您,可总是没有机会,今天终于实现了梦寐已求的愿望。”由于臧老身体欠佳,行动不便,下车行走很困难,我们俩就在车旁聊了起来。臧老手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苏兆德,今天见到你非常高兴。你还年轻,已出版过诗集《乡村放歌》,又是省作协会员,真了不起。你能不能把你的诗集送给我一本,让我拜读一下?”我说:“臧老师,您太谦虚啦,您的创作成果比我大,已出版五部著作,还都是长篇,我才出了两本,比起你差得太远啦。我应该向您老学习。今天我没带书,回头我把书送您几本,请你多多指教。希望您老人家要多多保重身体,安度晚年,您的健康就是儿女们的幸福。”臧老连连点头,还询问张振立老师近况如何,我向他作了回报。同时也给张振立老师通了电话,互相问好。一阵交谈之后,我们俩又拍了合影留念,为了赶路,我和臧老在郭楼便分手道别了。我站在路边,望着飞驰远去的车影,心里久久地沉浸在无限幸福和遐想之中……

  

 

  臧献廷老人一生经历十分坎坷,度过了艰难困苦的年月,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从一个农村苦孩子成长为一个高深学历的知识分子。由于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发展,他从北京水电学院肄业后回到家乡,支援农业建设,在农村艰苦奋斗一辈子。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逆境中坚强地挺起腰杆,像一棵大树一样傲然挺立。他以惊人的毅力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孜孜不倦地追逐着他的文学梦,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了壮丽的人生篇章,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他从70岁开始创作出版小说,九年出了3部长篇,一部电视连续剧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长达225万字,堪称平舆文学史上一大奇迹。

  臧献廷,现年83岁,笔名一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是老知青、工程师。1940年出生于平舆县射桥镇小臧庄村一位农民家庭里,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母亲由于劳累过度,得了重病,又没钱看病,英年早逝,撇下年幼的他和父亲二人相依为命。父子二人整天以泪洗面,为了照顾家庭,父亲又娶了一位临村姑娘,作为他的继母。就这样,他们三人又组成了一个新家。继母过门以后,对他也很关心,像对待他亲生儿子一样,体贴备至,照护他吃穿,供养他上学读书。他从小失去生母,心里痛苦,时常想念母亲,经常在梦中见到母亲,多次哭醒,泪湿枕头。父亲和继母看他年纪幼小,懵懂天真,就耐心地劝他不要难过,要好好学习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做一位祖国的栋梁,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在父母的关爱下,他勤奋读书,立志成才,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成绩都很优秀。195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水电学院,成为全村第一位大学生。从偏僻的农村走进京城高等学府,他深知自己走到这一步真是不容易,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回想起他走过的艰难之路,不禁潸然泪下,忘不了他大冬天下着雨雪穿着露脚趾的旧鞋踏着泥泞的道路去上学的艰辛,忘不了他因交不起伙食费被管伙人员赶出校园的困窘,更忘不了他赤着脚,穿着湿透的棉衣棉裤冒着雨雪从龙王庙一中步行二十多里往家赶路的痛苦,还忘不了他为了渡洪河在陶台铺渡口自己独自撑船被洪水冲走被一位在河边钓鱼的好心大叔施救上岸才得以活命的惊人一幕……

  

 

  在他成长的人生旅途上,布满了荆棘顽石和坎坷曲折,是理想和信念激励他从逆境中艰难地走出来,实现了他梦寐已求的愿望,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水电学院,从农门跳入龙门。在校期间,他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穿过西装革履,没吃过一顿西餐美味,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终于完成了他的学业,1960年他因成绩突出,思想进步,被留校工作,可后来因家庭出身问题没能长期留校。到了1961年,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党中央提出了“精简机构,充实农业”的号召,一些在校大学生不得不离开学校,走上建设农村的道路。他也和其他同学一样,自觉投身到建没农村,支援农业的队伍中去,回到了他的老家一一平舆县射桥镇,当了一名有文化的农民。回乡以后,村党支部看他有文化、有智慧,又是党员,就推荐他当了生产队长。他走马上任以后,凭着一股子青春热血和干劲,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战天斗地,努力改变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让群众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1970年,他受命创办公社农业学校,即射桥农高,担任校长职务。1975年调公社办工业,参与创建了轮窑厂、机械厂、面粉厂和造纸厂,担任造纸厂工程师、副厂长、厂长等职务。后来上级搞环保治污,造纸厂停办关闭,他又回家务农,耕种庄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力和自由,他利用在校学到的科学知识搞种植改革,庄稼连年获得丰产丰收。后来农村兴起了一股出外打工热潮,一部分青壮年不甘于厮守在土地上奋斗,就结伴到南方打工,他也曾像别人一样背井离乡,走进打工的行列,过着漂泊流浪的游子生活。经过多年的磨练打拼,他饱尝了打工路上的酸甜苦辣,面对社会上一些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把自已沉积多年的怨恨和对人生的美好愿景,凝聚在对文学的追梦中,利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一生中的坎坷经历,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浓缩在他的作品中。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用心血和汗水谱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人生乐章,实现了他孜孜以求的文学梦,成为一名裴声文坛的“青年作家”。

  

 

  用他的话说:“每个人都有一条路,人生如一次漫长的旅行,路在自己的脚下延伸。旅行路上一直不变的是起点和终点,一直在变的是过往的行人,沿途的风景还有赶路的心情。”

  臧老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是六十年代的老知青,是一位备受子女尊重的好父亲,是一位开朗大方的文人雅士。他一生历尽艰辛磨难,饱尝了人间辛酸。他七十岁开始文学创作,学习打电脑著书立说。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勤奋笔耕,写下了令人敬佩的五部宏篇巨著: 2010年4月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路》,2011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那时花开》,2013年9月他创作出中篇小说《甜到悲伤》,2015年11月,他创作出电视文学剧本《爱这片土地的女人》,五年时间创作出版了四部作品。

  2015年1月15日开始着手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屹立》,经过四年零三个月的精心创作,终于完成了一部36集的电影文学剧本,长达60万字,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五部巨著长达225万字,只用了短短的10年时间,这种惊人的创作速度和创作成果真让人不可想象。他为了在有生之年完成他的创作计划和创作目标,不辞劳苦,日夜奋战,废寝忘食,很少睡上囫囵觉,吃上应时饭,爱人心疼地说:“你这样不要命的熬夜写作,把身体累坏了可咋办呀?你已是七八十岁的人啦,还像年轻时一样吗?”他毫不迟疑地说:“我这几部著作完不成,吃饭不香,睡觉也不甜。”爱人看他书迷心窍,拗不过他,也只好陪伴着他从事写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时间久了,他的右臂都抬不起来,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用左手敲击键盘。一部书要经过三番五次地修改校对,他从一个标点符号、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情节、一章一节,都认认真真地审核,一丝不苟,直到无差错为止。他的创作激情高,思维敏捷,大脑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由于过度劳累,一次正在伏案创作,突然一阵头晕,昏倒在椅子上,家人发现后,急忙把他送往医院抢救。经医生及时抢救,才脱离危险,但留下了脑梗塞后遗症半身不遂,行走不便,给生活和创作造成极大障碍。但他并不气馁,待身体有些恢复后,继续创作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把自己的一生经历记载下来。他的作品一经问世,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十分畅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路》出版以后,受到专家们的好评,2012年6月被定为河南省农民书屋入选采购书目,面向全国发行。原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文学院院长郑彦英称赞他说:“臧献廷长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经历丰富,所以对乡村的一草一木,人情世故,非常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显得真实感人,人物性格鲜明,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充满乡土气息,时代感很强,接地气。使读者能产生阅读兴趣甚至阅读欲望,每一部作品都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不失为现代精品之作。”

  

 

  “我的作品多是‘带刺’的,这正是我写作的目的。我的责任就是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探索生活,剖析生活,认识生活,从中找出让读者认可的,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有益于文明进步的东西,把那些腐蚀人们健康灵魂,败坏社会道德风尚的东西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让人们看清楚它的丑恶本质,认清它,远离它,唾弃它,使人们彼此间真诚坦白,互敬无爱,团结友好,急人之急,帮人之困,扶人之危,助人为乐,逐步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人应当有科学的崇高的精神信仰,纯洁美好的道德情操,健康向上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这些都是我在写作中一贯遵循的,过去出版过的东西是本着这种精神去写的,现在也是把这个精神贯彻始终,今后我还将会继续遵循这个精神去写……”,臧老在他的自序中这样写到。从他的言谈举止和序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一位对社会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优秀文艺工作者,人民的好作家。他无论受到多大的挫折和打压,都不会改变他为人民鼓与呼的初心,不会改变他对党忠诚、信仰的思想理念。用自己手中的笔为党和人民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奉献出丰富的精神食粮,给社会、给后代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且必成。

  

 

  我们相信:臧老有一颗生命不息、笔耕不止的雄心,有一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赤胆忠心,他一定会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无愧于时代的文学作品,以报答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臧老人身心健康,艺术之树常青,引领我们走向文学艺术创作的远方……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