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21-09-24 07:39:09 

  

 

  校训石

  

 

  晨读

  

 

  晨跑

  

 

  郭长伟

  □本报记者张鸿飞文/图

  近年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朗朗上口的话,使众多家长陷入了煎熬。

  为送孩子读好学校买学区房,走门子找路子只为把孩子送进好学校,无论孩子是否情愿,硬把孩子塞进各种补习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那么,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之为好学校,仅仅是升学率高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9月13日,记者到访汝州市实验中学。2019年,这所创办仅有5年的学校,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在省内县(市)一级高中学校中,独此一家。2020年,这所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南省教育科研基地”。

  A

  校长就是学校的“首席服务官”

  走进汝州市实验中学办公楼大门,门厅高敞,二楼迎面的横梁上有一行红色的大字:办负责任的学校当负责任的老师做负责任的学生。

  右侧从高至二楼顶部向下,一行一行分别是,办学理念:开展激情教育打造高效课堂实施精细管理。校训: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校风:崇德尚礼求实创新。教风:博学善导厚生乐教。学风:乐学善思合作探究。特色:德育先行课改领先。

  校长郭长伟说,学校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生来学校,不仅仅是学知识,还要学做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15岁到18岁,学生可塑性强。这面校园文化墙上的内容是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与郭长伟交谈,“责任”二字是他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在这所中学教职员工眼里,他们的校长除了外出开会,其他时间不分早晚都在学校。

  9月14日5时许,记者带着航拍设备和相机,再赴汝州市实验中学采访高三年级学生晨读、晨跑,门卫乔玉森说,郭校长早就来了。

  “学校就是我的根据地,我就是学校的‘首席服务官’。”郭长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核心,每时每刻,在每一项工作上,都要走在最前面,还要重视陪伴教育,陪伴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事。

  “我们好像随时都能见到校长。”高三年级张同学笑着说,不努力学习就对不起学校。

  当年郭长伟在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读书时,也和张同学有同样的感触,不过,郭长伟面对的是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时刻都在陪伴着他们,同学们在班主任的关爱和压力之下,唯有发奋读书。

  1991年8月,郭长伟大学毕业回到了汝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学校安排他教两个复读班、一个毕业班的政治课。24岁的郭长伟不敢懈怠,他像当年的班主任一样,时刻陪伴学生,第二年高考,一名学生政治单科成绩夺得了平顶山市第一名。

  在调入汝州市实验中学之前,郭长伟曾离开过教育教学一线。不过,那次离开,为他在汝州市实验中学如鱼得水的办负责任的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4年8月,汝州市教育局机关在教育系统公开招聘中层干部,郭长伟竞聘成为局办公室主任。之后,组织上又提拔郭长伟担任教育局副主任科员、纪检书记。“在教育局的历练,对我来讲,很珍贵。”郭长伟说。

  2014年9月,汝州市委、市政府为振兴基础教育、走出教育凹地投资兴建的汝州市实验中学正式招生,郭长伟接受组织委派,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5个月后,转任校长。

  B

  为教师搭建神采飞扬的成长舞台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汝州市实验中学创办之初,教师是随着学生招生一批一批招聘的。2014年9月,首批招生1200人,招聘一批教师。随着2015级、2016级新生入校,又分别招聘了两批教师。

  新入校的青年教师有激情、有活力,但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短板和弱项。这些短板和弱项,一度引发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质疑:就凭这些年轻人,能把学校办好,担得起市委、市政府寄予的厚望和重任吗?

  “好在我们有一个好校长。”高二年级语文老师张龙飘说,郭校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他做到了。

  的确,作为一校之长,郭长伟一直铭记着人民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这段话: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令郭长伟感慨颇多,尤其是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强调文理学科基础地位,鼓励学科间交融贯通,开放包容,“学校工作说到底还是人的因素,招聘老师,学校不能自主,但学校可以为每个老师搭建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的舞台。”

  石培乐今年24岁,是2114班班主任,他在工作日志中写道: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人物,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我尽量做到批评或表扬都深浅有度,把握好分寸。因为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在不经意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和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桶能装水的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对犯了错误甚至是很严重错误的同学耐心做工作时“糊涂”些,用几句幽默的话就可以营造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但严厉的前提是尊重,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此有深刻的论断:“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透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汝州市实验中学大门右侧迎面的楼体上“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四有”好老师标准三行金色的大字格外醒目。郭长伟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成为“四有”好老师是每一名老师一生追求的目标。

  C

  为学生创造激情与梦想的校园环境

  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尤其是高中。每一个学生都将在苦读三年之后,走进命运的转折点——高考考场。高考虽然不是命运的决定点,但每一个学生都渴盼圆梦,考入向往的大学。

  为了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心愿,汝州市实验中学把激励、励志教育摆在了第一位。各项工作和活动,无不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在高三年级教学楼广场对面,立着一块朱红色巨石,“奋斗广场”四个大字下,是一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个特意设置,是为了让高三年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9月14日5时40分,高三年级25个班的学生在奋斗广场结束了晨读,开始晨跑。镜头里,25个班的学生在班旗的引领下,分内外两圈正反向碎步小跑,其声势令人血脉偾张。

  20岁的张祎今年秋季读大学二年级。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祎写下了这篇短文:

  我的高中 |仪式感爆棚的实验中学

  作为一名从实验中学走出来的学生,想起我的母校时,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词:纪律和仪式感。

  如果你进入实验中学,会看到女生是清一色的齐耳短发,男生的头发不会过眉,校服简单朴素,穿在同学们身上却青春洋溢。

  刚进入实验中学时,最令我头疼的就是要跑的衡水操。衡水操人与人之间的间隔很小,有时候可能会一人失误,全班翻车,很考验班级团队配合能力。衡水操开跑之前,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利用每分每秒大声读书,因为学校采取的是量化考核,一周下来排最后的班级会在大会上通报批评。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高一时的春游,校长和领导班子带队走在最前面。这样的春游我高中三年只走了一次,就累得气喘吁吁,但是校长走了三年。

  我的母校会在高二时为学生举办一场浩大的成人礼,每一届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我们那届的回忆,是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放进“月光宝盒”里,五年后再回来看看。

  当上一届的高三学生高考完离校之后,学校会给高二的学生举办一个“搬楼仪式”,红毯从高二年级那栋楼延展到高三年级那栋楼,高一的学弟学妹们会整齐地站在两边给我们加油助威。

  如果此刻梦回高中,我可能会害怕只有25分钟的吃饭时间,准点的熄灯铃,每天早晨的衡水操,但是我不会惊醒,反而我会沉浸在老师和同学们愉快相处的课间,沉浸在为数不多的体育课在操场玩耍的瞬间,沉浸在晚自习课间心情烦闷散步时从耳边溜走的晚风里,沉浸在我早上最喜欢吃的一碗鱼汤泡面里。

  学习可能涂白了我们的花季,但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书写青春。在实验中学的青春可能并不肆意张扬,但是实验中学给了我最仪式感满满的青春。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