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九院专家: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自然个性

来源:河南新网 时间:2021-12-15 19:08:45 

  人们的情绪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波动你知道吗?近期,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心理医院住院部又出现了近乎“饱和”的状态,患者症状不一,但多数存在情绪问题,这和季节的变化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昨天,一位父亲带着孩子的母亲(张女士)风尘仆仆地从外地赶来,要求给予专业的心理帮助。这位男士说;“最近孩子妈妈出现问题了,整天唉声叹气,担心这担心那的,还动不动就发脾气,有时候她也想控制,但是越控制越难受,你们帮帮她吧,我们家快因为她散架了。”丈夫痛苦的描述妻子的情况,妻子在一旁也呈现出很痛苦的表情。

  医生接诊以后经过评估,建议这位母亲接受综合规范的治疗,用药物更好的患者解情绪,同时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觉察自己的情绪,并学会合理宣泄自己情绪的能力。

  通过心理治疗和分析从这位妈妈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次咨询,从她的穿着打扮、面容和言语中都能看到这是一个对家庭和孩子充满爱的女人,同时是一个内心充满冲突的母亲。

  她不需要引导,本能地讲述了自己焦虑和害怕的东西。可以看得出在来之前,每每夜晚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时她已经无数次地进行了自我剖析。她讲述到最近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自己几乎每天都会对孩子发脾气,和丈夫之间也总是恶语相向、冷战。让她最矛盾的是明明知道发脾气对孩子影响不好,却总是控制不了情绪。好像面前的小孩有一种神奇的魔力,会让她失去理智,一点就着。忍了又忍,最后只换来更震天动地的大爆发。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个问题:父母是不是真的无法控制脾气?

  医生询问张女士:如果你在训斥自己的孩子,情绪完全失控,突然手机响了,是你的领导或者是孩子的老师,你的反应会是怎么样的?

  张女士很惊讶,似乎明白了,自己肯定会以温和、亲切的姿态回应,说明自己只需要不经意的一秒钟,便能完成情绪转换,没有比这更强大的控制能力。

  的确如此,我们亲眼见证父母们在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之后,出现360度大转弯,不骂了,不说了,甚至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惹孩子不高兴,就算憋出内伤来,也能继续忍着。当然,这并非是一个理智、有效的处理方式,甚至会助长孩子通过“生病”来控制住父母的正常沟通模式,以至于事与愿违。

  说到这里只是想进一步印证:父母是有能力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正确应对孩子的。

  为什么面对孩子,我们总是忍不住发脾气?

  这可能与我们认为冲孩子发火的成本和代价都极低。骂不走,打不散,关到门外,他们还会拼命呼喊,而不是转身摔门离开。有的还“没心没肺”哄生气的父母开心。同时,要找孩子的错误,简直太容易了,玩手机、不做作业,做事拖拉,不搞卫生,任何一件,都是理由。

  当然,父母也是人,也有人性的弱点,对孩子发脾气,更多是一种本能的情绪表达。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探索愤怒背后的心理需要,是控制愤怒的重要步骤。

  过度付出。对孩子发脾气的父母不爱孩子吗?不,有可能是太爱孩子。过度付出,导致的身心疲惫,加上高期待之后的失望,会让愤怒之火,熊熊燃烧。张女士在家里基本就是这样的,自从结婚生孩之后,她放弃了一切原来自己的朋友圈,健身卡办了三年了才开卡。付出过度,期望回报的心就越强,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当孩子不听话,或者孩子的表现让自己不满意时,愤怒就会像锅里的沸水顶着锅盖,按都按不住。

  担心教不好孩子。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因为恐惧,引发的焦虑,进而转化成的愤怒。我们太害怕自己会教不好孩子,恐惧自己的孩子落后其他同龄人,焦虑他们会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败下阵来。带着这种焦虑,会衍生出对孩子的种种“不满意”。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不好,诸如此类,总是会引发家长们无穷无尽的担忧,以及自我怀疑:为什么我会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一着急,一焦虑,怒火自然也就不易控制,随时准备倾泻而出。这种愤怒背后,其实更多的是家长的无力感,无法让孩子达到自己目标的无能感。张女士与其丈夫之间的矛盾时常因此继发而来:每每看到自己各种督促孩子学习和争分夺秒送培训班,丈夫只是在自己书房喝茶看书看视频时,那种愤怒就像泉涌。

  亲子之间的等级观念。父母、子女之间,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至少在孩子还需要完全依赖父母生存的这个阶段中,是完全不可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道理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孩子需要依赖父母才能生活下去,这就决定父母拥有比孩子更高的话语权和决定权。这就有了我们习以为常的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听话。我们假定,并且希望,孩子会听父母的话,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这个假定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我们已经将其认定为理所当然。那么,当孩子不那么听话,甚至跟父母对着干的时候,愤怒就自然而然了。

  前2次咨询,张女士总是提到“你说这孩子,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可以不听我的?”张女士多次描述自己在家庭里经济方面的贡献是占首位的,对比结果内心非常愤怒。

  通过几次咨询后,张女士感于直面自己内心的需求了,她能够正确看待母子、夫妻之间的关系了,边界感也越来越清晰了,这样的她描述自己“感觉轻松多了,好像除了孩子和老公,我自己还可以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张女士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意义和方向更明晰了。

  市九院心理医院提醒家长朋友们:父母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导游,只能陪伴孩子走人生的一小段路,最终的路都需要孩子们自己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内敛沉静,有的反应敏捷,有的厚积薄发等等,但他们内心都有着无数个富有个性的想法,作为父母需要了解他们、发现他们、尊重他们,而不是“他是我生的,就得听我的,都得按照我说的去做。”

  同样的孩子也不会始终陪伴在父母身边,他们也要长大,而作为父母,只需要尊重孩子的自然个性,引导孩子的正确认知及成长方向就好。父母养育孩子也是在不断探索,所以允许自己试错,那么也应该允许孩子试错,在这个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探讨向上、向内而求带给彼此的改变,带给彼此的成长,让孩子体会到支持、理解、尊重、积极的力量,在保持独有特征的同时不断地修正自己,最终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在这个阶段,对于父母也是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一个过程,和孩子共同成长,才能够使彼此的关系更舒服、更融洽。(樊星 黄敏)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