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中原•中原消费金融五周年公益活动|“阳光村”里的温暖事儿

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22-01-13 08:05:29 

  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成长  

  “阳光村”创建人丁巧荣

  今年是新乡市西鲁堡村“阳光村”存续的第18年。

  从2004年接收第一批服刑人员未成年的子女开始,到后来帮助特困家庭或者父母有严重残疾的儿童,“阳光村”已走出100多个孩子,2021年9月,还有两个孩子顺利考上了大学。孩子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却在这里得到了温暖,迎来命运的改变。

  她努力

  随着“阳光村”被人熟知被送来的孩子越来越多

  2021年12月,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一行来到“阳光村”的这天,“阳光村”的午餐,是土豆炒火腿肠、大米饭。米饭老早就蒸上了,帮厨的大妈们掐着表,点儿一到,油锅一起,孩子们十一点四十放学,到“家”后,洗洗手就能吃上热饭。

  “阳光村”从来不接受现金捐赠,已过古稀之年的创建人丁巧荣会跟爱心人士耐心地说,“不要捐钱,算不清……您要是有能力,给我们送些米面粮油、菜肉蛋奶就好;我们这儿日用品管够,孩子们的文具和体育用品也不缺。”

  现在的“阳光村”,是2016年从之前的危房搬过来的。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形院子,北边和东边形成了一个L形的二层小楼,孩子们的宿舍在北面的一楼,厕所、厨房和餐厅都在东面。

  剩下的就是个大大的院子,只要大晴天,这里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阳光村”,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整个院落,一窝小猫都趴在地上晒着太阳。

  18年前,丁巧荣成立“阳光村”的初衷,只是想给自己的退休生活找点事做。可自从接触到第一批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后,慢慢的,她开始割舍不下了。从开始的服刑人员子女,到后来的特困家庭以及父母有严重残疾的孩子,随着“阳光村”越来越被熟知,被送来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2009~2013年是“阳光村”最艰难的几年,“阳光村”完全变为个人经营,丁巧荣的全部工资贴进来也远远不够,“那么多孩子要吃饭,”她回忆道,“有时四处求人送过来一些粮食让孩子们吃。”

  她感动

  懂事的孩子为她绘画送生日祝福

  “阳光村”的成立虽然是“无心插柳”,可随着与孩子们的接触,丁巧荣“刹不住车”了,不少孩子一两岁就来到“阳光村”,几十个孩子一起长大,18年间,已经有100多个孩子从“阳光村”走出去。

  丁巧荣对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如数家珍。18年的养育,如今最大的孩子已经20多岁了,在外地打工,孩子很知道感恩,逢年过节会给丁巧荣和“阳光村”寄点东西,丁巧荣很不高兴,她会再把钱转给孩子。

  “他们有孝心,我高兴。”丁巧荣说,“但是都刚工作,自己也没什么积蓄,只要他们能够独立生存,我就放心了。”

  但这还抵挡不住孩子们想要报答她的心。有一年生日,吃完晚饭,丁巧荣坐在屋子里看电视,孩子们突然排着队从门口一个个来到她面前,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幅画,上面还写了字:“奶奶,祝您生日快乐,健康平安!”

  “谢谢奶奶给我一个家。”“我有好多兄弟姐妹,奶奶,我很幸福。”

  丁巧荣听着孩子们最真挚的祝福话语,眼泪控制不住地滴到一张张画上,那一刻,她觉得自己这么多年吃的苦、受的累都值。

  她欣慰

  “阳光村”培养出了大学生

  不少人知道“阳光村”,还有家庭条件很好的父母,专程带孩子来“阳光村”体验生活,富裕家庭孩子满身名牌,丁巧荣不希望“阳光村”的孩子们出现自卑或贪慕虚荣的心。“我教孩子们,永远不要自轻、自贱,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可以选择自己的命运。”她坚定地说,“想要什么,就要脚踏实地靠自身努力获得。”

  “2021年9月,我们‘阳光村’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还都是二本学校!”丁巧荣很骄傲,“这俩孩子从没上过辅导班,他们如果有像城市里孩子的教学资源,肯定能考得更好。”

  “‘阳光村’不接受捐款,只接收米面粮油、菜肉蛋奶。”丁巧荣说,自己从没算过,维持“阳光村”的运转,每天要花多少钱,这样算太累了,也没意义。孩子们的衣物、文具等暂时都够,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各种粮食。这里的孩子与普通家庭孩子不同,午餐一个简单的土豆炒火腿肠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在食物上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营养,我们将感激不尽。(张逸菲/文 宋若旻/图)   【原标题:她搭建“阳光村”18年 温暖了 100多个孩子的童年】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地址:郑州市经一路省政府四号楼 邮政编码:450000
联系电话:0371-55313503 联系邮箱:hnshw888@126.com
版权所有·河南新网 Copygight © 2021 henanxin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1020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