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显(前左一)指导菇农生产 从平原到深山,从种粮食到种香菇,25年痴心不改,他就是管中显。 管中显本是驻马店市泌阳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家附近的一家食用菌基地打工。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菌种竟然能神奇地长出漂亮的蘑菇,他被深深吸引;拜师学艺,苦心钻研,他成了基地首屈一指的技术员。 1996年,他应聘来到洛阳嵩县,成了木植街乡的一名食用菌技术员。这里沟连沟,山连山,空气清新,绿色遍野,堪称发展食用菌的天堂。打小生活在平原的管中显从此一头扎进深山,走村串户,翻山越岭,手把手指导山里人种植香菇。经过两三年的不懈努力,当地的种植户尝到了甜头,收入成倍增长,木植街乡成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当时嵩县没有菌种,所有的香菇菌种都要从外地购进。而随着当地香菇种植量的快速增加,菇农们的购种量也越来越大。不容乐观的现实是,菌种价格一再疯涨,劣质菌种不断出现,经常导致菇农一个生产季下来血本无归。管中显愤怒之余,开始行动,他一边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当地菇农扩大香菇种植规模,提高香菇产量,一边借钱着手筹建嵩县第一个菌种厂。最终,他不但终结了嵩县山区菇农卡脖子的菌种供应问题,而且把适合山区种植、营养和经济价值更高的桑黄菌、赤松茸、羊肚菌等新品种引进推广开来,同时不断更新当时种植规模最大的平菇菌种,确保其产量高、易推广、品质优、收入高。 不到10年的时间,香菇种植已经风靡嵩县的十多个乡镇,从业菇农上万户。其间,他不辞辛劳,跑遍了300多个山村,举办过无数次规模不一的技术培训会。香菇的栽培繁育技术日新月异,单凭一己之力显然是不够的。鉴于此,管中显开始招收徒弟,着手培养学生,并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他按三里五村划片,把学生和徒弟分包到户,从选料、装袋、灭菌、下种、养护,到采摘、烘干等全过程,都上门服务,专人指导。服务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带回来,或者在微信群里发布,师生们共同讨论,及时解决。利用这种技术推广方式,管中显一个人变成了几十个人,一双手变成了几十双手,技术指导事半功倍,菇农增收效果明显。也是经过这种人才培养方式,他先期招收的30多个徒弟和学生现在都可以独当一面,成为嵩县食用菌技术传播的主力军。 嵩县地处伏牛深山,近年来很多新的绿色产业不断兴起和壮大,林、菌、牧、药和旅游业成为新的主导或支柱产业,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山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单就食用菌产业而言,嵩县香菇为主、多菌并举的格局已经形成,香菇种植超过1.2亿袋,羊肚菌种植超过500亩,桑黄菌栽培接近1000万袋,最新引进的赤松茸种植面积也有200多亩,年产值高达50亿元,平均利润在30%左右。 产业规模有了,管中显瞄上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更高层次,他要把国外更有健康价值的菌种引进来,同时建立嵩县食用菌网络销售渠道,把菇农手中的食用菌源源不断地送上消费者的餐桌,也给菇农赢取一个公道的价格。(本报记者郭明瑞文/图) |